法國宣布自2025年起對中國小額包裹征收額外管理費,旨在遏制廉價商品大規模涌入
巴黎消息,法國財政部門近期宣布,將自2025年起對來自中國的電商小額包裹加收額外管理費用,作為遏制低價商品大規模入境、維護國內零售產業公平競爭、提高進口商品監管的過渡性舉措。這一政策由法國財政部門于4月29日正式公布,并計劃在歐盟層級上進行推進,以協調一致地應對當前跨境電商領域的市場挑戰。
根據法國財政部門公開數據,目前每年有超過8億件小額商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法國,其中91%來自中國。據介紹,這些包裹多為紡織品、家居用品及消費電子產品,主要通過Shein、Temu和AliExpress等電商平臺發貨。法國財政部門指出,這一趨勢一方面滿足了本地消費多層次的需求,但同時也帶來了產品安全、市場公平和稅收合規等多重風險和挑戰。
針對小額包裹海量入境、監管難度提升的問題,法國財政部門表示,將對來自中國的每一個小額包裹加征數歐元不等的管理費,且原則上費用應由進口商或平臺承擔,而非直接轉嫁給消費者。這一措施預計將為法國海關帶來額外財政收入,主要用于資助更為嚴格的邊境商品檢查,包括商品安全認證、品牌真偽鑒定、關稅合規等領域。
法國財政部門強調,實施這一政策的原因在于:首先,一部分進口小額包裹存在安全規范不達標的問題,未能符合法國乃至歐盟的消費者保護法規。其次,大量廉價商品對本地零售商與制造業構成壓力,近年來法國本土廠商和零售行業聯合組織多次呼吁政府加強對跨境電商商品的監管,以防止“不公平競爭”。此外,稅務合規也被列為重要議題,部分包裹存在虛報價值、逃避稅費等問題,影響了公共財政收入。
當前,歐盟現行法規對單件價值低于150歐元的小額包裹實行免征關稅和較寬松監管。相關統計顯示,2023年經歐盟各成員國海關的包裹約有15億件屬于免稅范圍,主要來自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歐洲本地商家對此意見突出,認為該政策使以中國為主的跨境電商獲得成本優勢,并減少了實際進入歐洲市場商品的安全和合規檢查頻率。
歐盟委員會已計劃自2028年起徹底取消小額包裹(價值低于150歐元)的免稅政策。在此背景下,法國此次先行推出管理費等過渡安排。這一舉措被視作為歐洲層級“加碼”監管提前鋪路,為日后歐盟統一收緊政策積累經驗和力量。
對比美國市場,當前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正采取加征高額關稅的政策,自2024年5月2日起已暫停所有低于800美元包裹的免稅待遇,并對部分中國商品征收多達145%的關稅。此舉直接提升了中國電商平臺向美出口的成本,也對法國及歐盟貨物監管政策形成參照與壓力。
業內分析認為,法國加強對小額包裹的管理費政策或將推動境外電商提高產品質量與合規標準,同時可能部分抬高低價商品的進口成本,影響國際電商平臺的定價策略和履約模式。但目前來看,法國政府強調費用將主要由平臺和進口商承擔,實際傳導至消費者的影響程度仍需進一步觀測。
未來,隨著歐盟各成員國針對跨境電商商品監管措施逐步升級,涉外貿易政策和行業格局有望迎來調整。專家普遍認為,加強邊境監管、提升商品安全與合規保障機制,同時健全歐盟內部市場一體化協同,將是未來數年中歐貿易和國際電商發展的主要趨勢。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3007705號-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